新材料行业IPO动态
2021年11月01日至2021年11月07日,A股披露的有关新材料行业上市融资事件共计2起,其中中一科技发申请获创业板上市委员会通过、争光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1)
国内知名的铜箔专业制造商-中一科技
11月1日,据新材料在线报道,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一科技”)首发申请获创业板上市委员会通过,将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中一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各类单、双面光高性能电解铜箔系列产品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2018-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02亿元、8.31亿元、11.7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6亿元、0.38亿元、1.20亿元。此次IPO,中一科技拟将7.16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0,000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国内离子交换树脂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争光股份
11月2日,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争光股份”)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为301092.SZ。
争光股份是一家司主要从事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致力于产品在新领域的推广与应用的企业。2018-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94亿元、4.35亿元、4.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0.68亿元、0.89亿元。此次IPO,珠海华润材料拟将3.77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处理 15,000 吨食品级树脂生产线及智能化仓库技术改造项目等项目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新材料行业一级市场融资动态
(1)
蜂巢能源领投!又一锂电企业完成数亿元融
11月2日,雄韬股份发布消息称,公司参股企业黄冈林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立新能源”)完成新一轮融资。蜂巢能源、中信建投、江苏国信、鹏瑞集团、武汉融和科技共同投资林立共计数亿元,林立新能源拟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向年产十万吨的规模快速迈进。
据介绍,林立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由武汉大学博士导师张友祥教授和清华大学博士后马晓玲老师共同创建。公司专注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环节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是国内领先的前驱体供应商。
(2)
邦得凌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用于光阻银纳米线及其导电膜中试生产线的建设
11月5日,据创业邦消息,深圳市邦得凌触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得凌”)宣布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星河资本领投,深圳中科华盛、青岛世纪联凯、青岛君领昇鑫跟投,将主要用在光阻银纳米线及其导电膜中试生产线的建设,以及邦得凌光刻胶产品的量产。
邦得凌成立于2018年11月,是一家自主研发并生产负型光刻胶的高科技企业,主营产品有光刻胶、黄光树脂、有机半导体中间体等。
新材料行业政策及项目投资动态
(1)
万向集团年产80GWh锂电池项目一期预计明年6月试产
11月2日,万向集团官方消息,万向创新聚能城6号制造基地3号厂房已初见雏形,年产80GWh锂电池项目一期净化装修按计划有序进场,据悉,万向创新聚能城位于萧山科技城,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国际金融科技社区、智慧城市CBD社区、研究院等12个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80GWh的电池生产能力,当年该项目投资金额65亿元。
万向集团创建于1969年,至今已发展成为涵盖汽车零部件、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多领域的跨国集团。目前,公司锂离子电池业务主要通过万向一二三进行,公司在美国密歇根和马萨诸塞、中国杭州、德国斯图加特、捷克俄斯特拉发等地设有研发、制造基地和销售网点,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全套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2)
河南能源拟新建150万吨煤焦化,20万吨1,4-丁二醇等项目
11月5日,据中国化工报报道,南能源化工集团与新疆阿克苏拜城县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拜城县合作首期投资建设年产150万吨煤焦化、20万吨乙二醇和20万吨1,4-丁二醇等项目,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炭就地转化的目标。
河南能源自2008年进入新疆以来,不断加大对新疆投资建设的力度,目前已经形成“一园区、两基地”的战略发展格局。特别是以煤油气能源综合利用基地为代表的产业成为河南能化在疆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逐步构建以能源、高端化工、电力为主的多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为促进该公司在疆企业整体实力持续壮大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集聚发展后劲。
新材料前沿科技动态
(1)
中国科大《Adv Mater》:利用液态金属实现人造肌肉!
11月2日,据材料科学与工程报道,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的张世武教授团队提出一种通过电化学调节液态金属界面张力的手段来模拟肌肉收缩和伸展的新型液态金属传动装置。这种液态金属人工肌肉(LMAM)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0-14)的溶液中工作,以15 mm s-1的最大延展速度实现高达87 %的驱动应变。LMAM的这种简单性、多功能性和有效性对于扩展软体传动器性能空间极具潜力,可实现从工程领域到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该研究证实了基于液态金属液滴的传动装置能够在低输入电压下实现机器人的操控,为未来基于微功率器件更先进的技术铺平道路。相关论文以题为“A Liquid Metal Artificial Muscle”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